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安全、快速、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

24h 交易量
$8.5B
用户
15M+
币种
1000+

以太坊什么时候发行的:区块链 2.0 时代的起点

以太坊作为区块链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其发行时间标志着区块链技术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迈向智能合约时代。以太坊的概念最早由程序员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 2013 年提出,而其正式发行则始于 2014 年的众筹阶段。

2014 年 7 月,以太坊团队启动了为期 42 天的代币众筹,这一过程被视为以太坊发行的起点。在众筹中,参与者用比特币兑换以太坊的原生代币以太币(ETH),兑换比例为 1 ETH = 0.0005 比特币(按当时比特币价格约合 0.31 美元)。此次众筹共募集到约 3.1 万个比特币(按当时汇率价值约 1840 万美元),为以太坊的技术开发奠定了资金基础。众筹结束后,以太坊网络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正式上线,标志着全球首个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诞生,这一天也被视为以太坊真正意义上的 “发行日”。

以太坊的发行初衷源于对区块链技术潜力的拓展。在比特币开创区块链 1.0 时代后,维塔利克・布特林认为区块链不应局限于数字货币交易,而应成为一个支持多种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因此,以太坊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智能合约功能 —— 一种基于代码的自动执行协议,能够在满足预设条件时自动完成交易或操作。这一创新让开发者可以在以太坊网络上构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涵盖金融、游戏、社交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扩展了区块链的应用边界。

发行初期,以太坊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6 年,以太坊遭遇 “DAO 事件”—— 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被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盗取约 5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为挽回损失,以太坊社区通过硬分叉(区块链协议的重大更新)分裂为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经典(ETC),这一事件虽引发争议,却也推动了以太坊在安全机制和治理模式上的完善。

自 2015 年正式发行以来,以太坊经历了多次重大升级,从最初的 “前沿” 版本到 2022 年的 “合并”(从 PoW 转向 PoS 机制),再到 2023 年的 “上海升级”(开放以太币质押提取),每一次迭代都使其性能更优、生态更繁荣。如今,以太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承载着超过 90% 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和大量 NFT 项目,其发行不仅开启了区块链 2.0 时代,更深刻影响了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轨迹。

了解以太坊的发行时间及其背后的技术革新,有助于理解区块链技术从单一功能向多元生态的演进历程。作为区块链创新的重要里程碑,以太坊的发行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场持续至今的技术革命的开端。

加密货币知识学院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