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货币领域持续传来新进展,在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从应用场景拓展来看,数字人民币 “碰一碰” 过闸试点于 6 月 28 日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含市域线)。乘客使用 ic 卡、sim 卡、手机 pay 等各类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就能在上海地铁各车站闸机直接碰一碰快速过闸。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里程长,车站众多,每日承担着全市超 77% 的公共交通出行量。此项功能的全面试点,极大提升了支付便利性,尤其方便了境外来华人士。他们在口岸等地通过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能快速申领硬钱包并充值,且无需关联身份,保护了隐私安全。此前,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碰一碰” 已在青岛、苏州、深圳等多地的公共交通领域得到应用,此次上海的全面推广,是数字人民币在交通出行场景的又一重大突破。
政策方面,央行明确表示要加大 “上海经验” 的复制推广力度,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在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场景中,已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为试点企业开立数字人民币单位钱包,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合作等渠道开展离岸贸易数字人民币结算,并结合智能合约技术提升业务效率。未来,更多自贸试验区有望借鉴上海经验,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贸易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在深圳,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也十分亮眼。据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消息,深圳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 3000 万个,2025 年以来新增近 100 万个,全市超 200 万个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提出,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研究。深圳多家银行已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落地多个跨境结算案例,如建行深圳分行为供应链企业完成跨境汇款,用于采购电子元器件;农行深圳分行联合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实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的央行数字货币桥支付业务,为境内企业采购进口大豆提供货款结算。央行数字货币桥模式突破了传统跨境支付局限,实现分钟级到账和成本优化。
股市方面,数字货币概念股也有明显表现。7 月 9 日,数字货币概念股持续反弹,京北方触及涨停再创新高,中亦科技涨超 10%,天融信、楚天龙、保税科技等跟涨。近期,A 股数字货币板块因利好政策推动表现亮眼,此前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以及在上海召开的 2025 陆家嘴论坛释放的积极信号,都提振了投资者对该板块的信心。
不过,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也需警惕相关风险。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 “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 等谣言,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对此辟谣。不法分子借此虚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以 “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 等为由实施诈骗。公众需提高警惕,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正规渠道领取,切勿轻信非正规信息,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总体而言,中国数字货币在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公众和市场参与者也需时刻关注风险,确保数字人民币的健康发展与安全使用 。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